作者:孙静
摘要:本文以润桐专利数据库近30年(1987年-2016年)五万余条海洋专利数据为基础,提出一套针对特定研究领域的专利数据检索、数据清洗、规范、文本分析的数据处理框架。通过海洋领域专利计量研究和专利知识图谱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海洋技术在1987年-2006年处于萌芽期,专利数量和专利发明人数量相对较少,2007年-2016年处于海洋技术的发展期,海洋领域的技术创新日益活跃。对海洋专利知识图谱做演化脉络分析,过去三十年间海洋技术创新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海洋技术发展的研究起步期(1987-1996年)、新技术酝酿期(1997-2001年)、海洋技术兴起期(2002-2006年)、蓬勃发展期(2007-2017年)这四个历史阶段。
(2)过去三十年我国海洋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生态、海水养殖、生物医药、海洋信息、基因工程、海洋探测、海产品加工、海洋化学等八个研究领域。海洋领域技术创新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沿海省市的海洋专利数据量明显高于内地省市,表现了良好的海洋技术发展动力。
(3)对专利申请人类别分析发现,企业的发明专利涉及范围最广,同时企业专利发明人存在着相似专利申请过多,专利数量虚高的问题。教育科研机构的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海洋生态、海洋探测、基因工程、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领域,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利质量相对较高但利用率较低,应考虑和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满足市场需求。个人发明专利占比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海洋发明专利。
出版源:北京大学,2017硕士毕业论文
![](../../images/u416.png)